上次寫過一篇文章分享有關愛情的個案故事:實習個案故事 01 – 你先是你,才是你和他,所以今天想來分享與友情相關的個案故事。
個案主題
針對這個個案,菩薩給了一段的提醒是:「良好的友情關係,應該是建立在雙方是舒服、且彼此互相尊重平等之下,這樣才能夠長久。」
今天的個案化名為 Debbie,Debbie 選擇的是第一個主題:目前對靈魂影響最大的事件
由於沒有特定的問題,所以就直接請菩薩挑選最適合的一個前世,接著就讓我們我們來看看 Debbie 前世的故事吧!
前世故事
那輩子的故事從 Debbie 高中時期開始,Debbie 是一名女高中生,他在班上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,兩個人形影不離、一起唸書、一起玩耍、每天講電話,兩人約定好要當一輩子的好朋友。
有一天,Debbie 的好朋友全家要搬家了,因此好友也要轉學離開了,Debbie 很難過,跟好友約好要持續寫信互相聯絡,不能斷聯。
就這樣,Debbie 搬走了,兩人如約定的來回通信,Debbie 每天很期待收到信件,兩人會在信中分享目前生活上遇到的事情,像是好友在信中跟 Debbie 說新環境讓他覺得很緊張,而 Debbie 會回信替他打氣。
但是到了某天好友突然不回信了,就這樣一個月、兩個月、三個月,Debbie 再也沒收到回信,Debbie 再寫了封信寄過去,但仍沒有收到回信。
接下來 Debbie 要準備考大學了,開始認真讀書,而漸漸遺忘這件事。
後來 Debbie 如願考上大學,也順利從高中畢業了,但他仍會想起他的好友,想到要是能跟他一起畢業就好了。
上了大學的 Debbie 因為內向,沒有交到什麼朋友,他很思念好友,於是他又寫了一封信給好友,但是他寄出後過一陣子卻收到退信通知,原因是「查無此人」。
Debbie 非常震驚與失望,好友搬家了竟然也沒通知他一聲? 氣急敗壞的 Debbie 他把他過去收到的所有信件,拿去燒了,他覺得好友根本沒把她當作好朋友。
Debbie 燒完信件回家後跟爸媽分享了這件事,但媽媽卻面有難色,緩緩道出事實:原來在好友搬家後沒多久,好友就生病了,所有的信件都是他在病床上寫給 Debbie 的,最後好友離世了。
媽媽是在某次參加家長會時,從其他家長口中得知的,但礙於那時候 Debbie 在認真準備考大學,他不想要影響 Debbie ,因此就沒有告訴他了。
Debbie 跑回房間邊哭邊寫下對好友的思念,他很抱歉他誤會了好友。
接下來的日子裡,Debbie 想到就會寫信給好友,即使好友再也收不到了,但這是他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。
Debbie 的大學日子過得不太好,因為他總是希望能找到像好友一樣的人、可以跟他形影不離、密不可分,因此他仍然沒有交到新的朋友。
心灰意冷之下,他決定去找他的好友,最後 Debbie 選擇燒炭結束自己的生命。
這個故事對靈魂的影響
- 靈魂因為失去朋友而感到痛苦,走不出來,最後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
- 在交朋友時總會有一個既定模式,希望朋友都可以非常要好,並且要建立非常密不可分的關係,靈魂認為朋友之間的想法應該要一樣,如果沒有到這種程度,那就會覺得不算是朋友
療癒
依照上面的影響,療癒也分成兩個部分:
第一部分:靈魂因為失去朋友而感到痛苦,走不出來,最後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
由於靈魂的情緒張力很強,因此一般的療癒方式(比如:蠟燭、光)是無法將這個情緒張力療癒的。
在菩薩的指引下,將這個靈魂的情緒張力超渡了,讓這個情緒張力可以離開 Debbie 的靈魂。在超渡儀式中,可以感覺到這股情緒慢慢的抽離,一切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。
第二部分:在交朋友時總會有一個既定模式,希望朋友都可以非常要好,並且要建立非常密不可分的關係,靈魂認為朋友之間的想法應該要一樣,如果沒有到這種程度,那就會覺得不算是朋友
這個是 Debbie 這輩子需要持續學習的課題:學會掌握與朋友的關係
朋友在我們的生命裡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,但是在那之前,你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要彼此想法完全一樣是非常困難的。
你或朋友希望對方怎麼做或怎麼想時,都會讓這段關係開始有了壓力。
學習尊重朋友的想法與選擇、互相體諒,同時保有自己的想法與空間。
朋友的關係應該是平等且舒服的,而不是其中一方要去配合另一方。
如果你一直以來都在配合朋友,那麼總有一天你也會覺得疲憊、也會覺得無法喘氣。相反的,如果有一個朋友一直在配合你,那麼有一天,他也會覺得很累。
你應該要能夠在朋友面前勇敢展現自己,而朋友也應該要能夠對你展現自己,彼此體諒。
這邊的展現自己是指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,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是表達自己的意願,比如:不想去參加什麼活動,可以勇敢的說不去,而不是因為對方想要你去,就勉強自己參加。
如果今天這個朋友,對於你展現出來的自己而不諒解你並且逼迫你去選擇他想要的答案,那他可能把自己放在你前面了,此時你就可以知道,這樣的朋友,對你來說到底值不值得繼續深交呢?
你也需要學習去尊重朋友的決定,朋友可能會有自己的立場與想法,你可以尊重包容,不需要過度討好,也不需要過度干涉。
良好的友情關係,應該是建立在雙方是舒服、且彼此互相尊重平等之下,這樣才能夠長久。
最後,菩薩最後的提醒:「掌握與朋友之間的關係,可以讓人感到更舒服自在,並且也可以讓這段友情是加分的喔!」
祝福 Debbie 也祝福看到文章的你,希望你們也擁有舒服且平常的友誼關係。